目前大学录取已经结束,相信很多家庭还在为择校而纠结,好像上不了大学,天就塌了。
其实,各位同学和家长真得把眼光放远点,现在“大学生就业难”、“毕业工作不对口”已经是老生常谈,难道真的要用孩子四年的时间去换一个“面子”?
为什么大学毕业了,
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?
在江西万通,我们遇到了很多选择大学毕业“回炉”学技术的同学,和他们深入交流后,关于重新学习的原因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:
01
“学”与“用”的脱节
“在大学什么也没学到”——这是常听到的感叹。很多同学反映,大学课程偏理论,虽然这本身没错,但缺乏足够的、与企业当下需求接轨的实操训练和真实项目历练。“进入企业后,在学校学的知识都用不到,什么都要重头再学,很吃力”——这句话又道出了多少毕业生的无奈?

02
“教”与“练”的失衡
部分高校由于设备投入、师资结构或教学理念等原因,实践环节的比重和质量难以满足技能型专业的培养需求。学生们在课堂上理解了“为什么”,却缺少机会去反复练习“怎么做”,导致眼高手低,进入职场后自然感到“底气不足”。

03
“管”与“放”的尺度
“大学里老师基本不管”——大学更强调自主学习,这本身具有其积极意义。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学习过程监督、评估以及个性化的指导,对于一些需要手把手磨练技能、或者自律性尚在养成阶段的学生来说,就容易陷入迷茫,甚至“混”过四年,终感觉“学无所成”。

换个赛道:
让扎实技术成为人生底气
1
精准对接,所学即所用

市场需要什么,学校就教什么! 我校的专业设置紧密贴合企业用人需求,课程内容就是行业一线正在使用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。开设的都是当下市场热门、用人需求大的专业。

2
短平快,早就业早受益

时间就是金钱!1-4年即可完成学业,或参加职教高考拿到国家认可的大学,并考取高含金量的职业资格证书,比普通大学节省1-3年宝贵青春。
掌握紧缺技能,让你在就业市场拥有强大议价能力。在江西万通,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,众多企业提前到校“预订”毕业生。早就业意味着早积累经验、早获得收入、早实现经济独立,减轻家庭负担。
3
需求巨大,饭碗端得稳
国家战略需要大国工匠! 中国从“制造大国”向“制造强国”迈进,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高技能人才。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职业教育,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持续提升。
人工智能再发达,那些依赖人类经验、判断和动手能力的核心技能,永远被市场珍视。拥有一技之长,是你抵御经济波动、安身立命的“铁饭碗”。
高考只是人生众多岔路口中的一个。与其在并不适合的传统赛道上艰难陪跑,不如认清现实,选择一条更务实、更高效、回报更清晰的成才之路!
